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念,beat365“科普小酰酚”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安溪县,探寻安溪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安溪的县情乡情,引导嘉锡青年们从中汲取青年奋斗的内在动力。
细品茶乡精神,躬耕更在吾身
茶不仅是安溪人的日常饮品,更是安溪人情感和哲学的一种体现。为深入探寻茶文化,我们分别探访了溪禾山文化公园、当地的清溪茶馆和茶都附近的茶具街。
在文化公园内,我们参观由农民艺术家胡达华老师设计制作的易拉罐铁皮画,废旧的铁皮在灵巧的双手中变化为令人震撼的茶田风景,甚至就连铁皮上的广告图标都巧妙化为了生动的茶花。在逐级而上的茶田里,我们了解了众多的铁观音品种和采青等各项复杂的制茶工序,被安溪人的一丝不苟制茶精神颇受震撼。
在清溪茶馆,白瓷杯盏中盛一汪清润茶水,无论夏暑寒凉,安溪人总是淡然地捧着这杯茶,静等茶水热气散去,就像这人生打拼,每临大事要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满溢茶香内,安溪人不急不躁地畅谈,聊罢,茶温,可入口。
此外,我们还从另一个角度深入了解安溪茶文化——茶具。在几位茶具老板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泡茶最关键还在于茶器茶具。安溪茶艺选择茶具因地制宜,遵循民间习俗,采用的有瓷质圆层盘(托盘)、盖碗(三才杯)、小瓷杯(白玉杯)等。白瓷原料所制的茶具,不吸异味,并且导热快。盖碗,其盖为天,标为人,托为地,蕴含着“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顺从自然,天地人全合为一”的哲理。
纵览先人故居,传承先辈高风
了解名相“李光地”的故事,是感知安溪浓厚文化底蕴不可或缺的一环。缓步进入李光地故居,门窗异常朴素,门楣上所题的“清虚恬简”是李光地先生一生的写照。为官期间,李光地先生善修水利,对当地水患治理做出巨大贡献;面对收复台湾的问题,李光地先生力主国家统一,舍身担保施琅去收复台湾。李光地的精神警示着后来者不要因贪图安逸而放纵自我。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该明确幸福来之不易,更要勤学苦练,知行合一,深刻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时代箴言。
继承先辈遗志,凝聚奋斗力量
在安溪县城花木扶疏的凤冠山上,静静矗立着安溪县革命先烈纪念碑。背面碑文记录着,早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安溪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让解放的春风吹进了安溪。这块宫式碑顶,方形底座的纪念碑,是这个城市弥足珍贵的精神堡垒,凝聚着不屈不饶的民族意志,激励着青年要不忘历史、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千百年来,奋斗始终是历史前进的背景,也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也正是安溪儿女祖祖辈辈的拼搏奋斗,造就了如今安溪的大好山河。
安溪的历史文化底蕴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根植于千年文化古县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上,安溪县更具有深耕发展的精神文化和拼搏奋进的精神支柱。无担当不青春,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在助力科普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