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印发《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关于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日期:2018-03-22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beat365

福大政〔2018〕1号

关于印发《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关于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一流本科教育工作,现将《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关于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学校安排,认真对照要求贯彻执行。

福 州 大 学

2018年1月10日

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关于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实现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现就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我校区位优势与办学特色,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紧扣专业、课程、团队建设三大关键,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促进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实现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的相互支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教育,培养能够支撑并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牢固树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从制度、载体、方法、管理创新等方面着力,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教学管理机制改革为引领,转变职能,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本科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以体系化成果为导向,分类指导,推动教学改革试点,促进学院特色发展;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取得实际成效;以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建立二级学院综合教育教学监控指标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1.深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教务处转变服务职能,下放管理权限,聚焦政策落实、标准制定、资源统筹、咨询服务和监督管理,提升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管理、服务和监督能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调控主体;落实学院育人主体责任,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的管理和支持办法,学院切实转变成为教学运行和管理主体,使基本的教学运行管理与院校二级体制改革有效对接。(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计财处、各学院)

2.形成教育思想大讨论机制。组织召开学校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采取大会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更加深入、更加系统、更加广泛地开展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新全校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观念,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教书育人、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同时收集广大师生对本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本科教学工作。(责任单位:校办、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宣传部、科技处、社科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科技开发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各学院)

3.建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制订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年度考核评价办法,以约束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为杠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核评价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参照校机关部处绩效考核办法,依据考核评价结果对学院每年的总体教学绩效进行调控。(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计财处、各学院)

(二)着力推进培养模式创新,打造一流品牌专业

4.完善招生工作体系。积极谋划应对未来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高效互动的生源指导与宣传平台,促进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战略前移,更有效突出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释放学科专业影响力,着力打造并凸显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校对一流生源和特质优异学生的吸引力。

5.探索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根据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就创业情况、生源质量等基础数据,采取“稳定、增加、压缩、停招、转招、合并”等措施,严格控制专业数量,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拓宽专业培养口径,逐步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提升本科生源质量,以应对高考招生改革不分文理、批次合并、按专业投档录取等带来的挑战。(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各学院)

6.改革创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凝练学校“辅修专业学位”“数理综合班”“数理金融班”“远志创业班”等跨学科交叉培养经验和成果,完善跨学科交叉培养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7.强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实践,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深入探索形成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机制。重点推进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石油化工学院、大数据学院(筹)等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双校区办学模式,加强多级联动、多方协同,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力育人。(责任单位:教务处、晋江科教园管委会、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友会、各学院)

8.加大品牌专业建设力度。依托品牌专业建设点,强化专业系统集成改革,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品牌专业;升级传统工科教育,继续加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探索开展理科、文科专业认证或评估,召开专业认证工作经验交流会,积极组织专业参加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推动专业改革。(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学院)

(三)着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一流课程体系

9.推动各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更新教学内容,鼓励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推进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案例等进课堂、进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前沿、贴近生产;继续推进教室的改造升级,营造优良教学环境,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广泛开展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促进传统的单声道灌输式教育向新型的多声道探究式教育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倡导“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改革,鼓励运用大数据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实效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教学改革。(责任单位:教务处、计财处、基建资产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处、各学院)

10.善课程考试管理办法。倡导课程发展性和非标准化考核评价,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加强学习全过程阶段检查,注重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将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调研报告、项目作品、论文及读书报告等过程性考核成绩体现在总成绩中。设立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项目,遴选一批示范性课程,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并探索纳入教学优秀奖、教学名师奖的评选条件。(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

11.强化课程的价值引领和文化育人功能。围绕“价值引领、意识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四个维度,以核心课程为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名师/特色示范课堂”“优秀特色教材”“优质实验项目”等评选认定工作,并作为全校示范课程进行推广,形成改革示范效应,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式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责任单位: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图书馆、社科处、各学院)

12.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大“跨学科创新创业课程”和“学科特色创新创业课程”系列课程建设力度,充分挖掘专业核心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不断完善从通识教育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再到专业实践环节的依次梯进、内化提升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各学院)

13.健全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已立项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水平,新增遴选一批名师名家及中青年骨干教师担纲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富有思想性和文化含量的、彰显学科优势与特色的高质量通识核心课程。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依托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遴选一批由“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侧重引用通识类在线开放课程,补充完善学校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责任单位: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各学院)

(四)着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构建一流实践平台

14.持续建设本科教学实验室。完善常态化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机制,依据“面上统筹、均衡发展、重点建设”的原则,鼓励学院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及时更新仪器设备,实现逐步更新改造,满足学生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重点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系统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责任单位:教务处、计财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信息化办、各学院)

15.推进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以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依托,探索通过设立专项运行经费、绩效奖励,并纳入平台考核范畴的方式,鼓励高水平科研平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让本科生受到更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把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为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实验课程。(责任单位:科技处、社科处、科技开发部、国家大学科技园、教务处、各学院)

16.加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新增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提升国家级、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整体水平,所有基地普遍扩展创新创业训练功能,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积极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将企业案例、工程实际项目转化为实习实践内容,评选一批优秀校外实践案例。(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各学院)

17.构建“学院—学校—省级—国家”四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鼓励学院自行开展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覆盖面,努力提高创业实践项目比例,把好项目结题验收关;遴选优秀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新增建设一批校内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室。(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各学院)

18.扩大学生学科竞赛参与面。比对教育主管部门、团中央、行业学会认定的学科竞赛项目,逐步推进“一院多赛”,力争每个学院每年举办一项以上学科竞赛,增加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比例,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组织好学生团队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国际学科竞赛,力争在顶尖赛事以及“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中取得更多突破。(责任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校团委、各学院)

(五)着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渠道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师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在相关奖项、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职务晋升中,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20.打造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学团队。推动高水平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实现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一体化发展。学术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学术研究专长分工协作讲授本科生专业课中对应的章节,形成课程教学团队,提高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各学院)

21.健全以教学业绩为依据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统筹推进教师分类评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教学一线教师的倾斜支持,充分发挥和肯定教学业绩显著的教师在学校办学和教书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将教学业绩作为其今后评优、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各学院)

22.完善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继续开展 “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杰出青年教师励志奖”“阳光奖教金”“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等评选表彰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促进教师的思想引领,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本位,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形成“乐教、研教、促教”的教学生态。(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宣传部、校工会、各学院)

(六)着力建设教学质量文化,完善一流教学保障体系

23.倡导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宣传推广“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建立发展性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改进评教和评学方式,制订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不断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完善专业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良好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专业质量建设文化,全面推动专业内涵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学院)

24.建立校院二级教学督导联动机制。修订《教师本科教学综合测评办法》,以建设一流质量文化为目标,推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教学督导联动制度。定期举行教学督导例会,畅通督导信息交流渠道,形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发布和改进的“逻辑闭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重视督导结果应用,将督导结果作为学院与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学院)

25.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鼓励学院优先聘请55岁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参与学校或学院的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并纳入工作量管理,以定期或不定期结合的形式,继续发挥其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作用和优势,做好“传、帮、带”工作。(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各学院)

26.推进校院特色教学成果的集成建设。以特色成果为导向,重点依托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加强分类指导,整合吸纳已有教改项目,推动教学改革试点,鼓励和促进学院特色发展。(责任单位:教务处、各学院)

(六)着力深化国际交流培养,拓展一流人才国际视野

27.实施学生海外访学推动计划。充分发挥学院和学科主体作用,确立学科国际标杆及一流合作伙伴,推进建设一批实质性高端国际合作项目及平台;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密切联系,积极开拓各类长短期交流项目,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提高我校优秀学生海外访学基金的经费额度,加大资助力度; 完善海外访学管理机制,推进改善学生选拔派出、学分转换等工作。(责任单位: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计财处、各学院)

28.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加强与越南、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以及中东欧、非洲、拉美国家的联系,采用较灵活的柔性留学生培养政策,培养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推动“汉语言+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大规模引入各国留学生,培养一批“懂汉语、知技术、通文化”的学生;鼓励学院开设双语或全英文授课课程,学院在国际化办学绩效方面应给予授课教师适当的政策倾斜。

整合校内国际化办学资源,提升学院自主开展留学生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授课教师培养、考核考评标准等方面积极改革,建立适应留学生特点的培养体系,从而增强对外国学历生,尤其是外国本科生的吸引力。(责任单位:对外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教务处、计财处、各学院)

29.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继续实施“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计划”,依托国家公派及福建省各类访学项目,加大青年骨干教师派出访学进修力度。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课教师海外访学项目,每年选派10~15名;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出国访学制度,每年选派2~4名教学管理人员赴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学院拓展对外师资培训合作项目,加大对本科教学一线教师出国访学的支持、选派力度。(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计财处、各学院)

30.打造与“双一流”大学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国际化校园。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明确校内相关部处在办学国际化中的分工,健全机构。加强国际化专门机构设置,加大对国际化建设人员编制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办学绩效激励机制,对学院和各单位增加一部分国际化职务业绩奖励,以充分调动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

全面提升承载、服务国际师生的能力,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改进管理与服务的体制机制,为外籍师生提供无语言障碍的管理与服务,通过海外培训等多种渠道,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团队。(责任单位:对外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计财处、基资处、后勤处、各学院)

———————————————————————————

抄送:校领导。

———————————————————————————

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校长办公室 2018年1月10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