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专业简介
日期:2014-09-25 阅读次数: 作者: 来源:beat365

(一)学科及学位点现状

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先解决的现实问题。环境化学是应用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质)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转化、归宿和控制以及生态效应的一门科学,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我校环境化学学科主要依据福建省地缘与经济特点和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需求所设立,其主要目的是将高级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与化学应用前沿结合起来,不断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和福建省情的环境监测、治理和控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学科重点开展环境光催化技术、环境污染物宏观监测及污染物微分离分析等方面研究,探究环境污染物的催化转化、分布检测及探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化学过程等问题;并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应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催化迁移、相互反应、转化机制、构态变化和降解控制等内在机制,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微分离检测技术及阐明化学物质的化学拓性与环境效应的关系。

环境化学是我校较早拥有博士点的二级学科之一,早在2004年1月就在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设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环境化学学科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中心,拥有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分析与检测研究所等研究平台;某些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了以环境光催化和环境污染分析为基础的,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鲜明研究特色。学科现拥有一支以付贤智院士、王绪绪教授为领军的学术型导师队伍,博士生导师4名。

(二)学科学术带头人

王绪绪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12月在法国获得物理化学及催化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环境科学》期刊编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

长期从事催化/光催化材料及净化技术研究,主要开展新型催化材料的制备和光催化作用机理研究以及空气净化、水净化和医疗卫生领域的技术研发。先后主持了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863计划专项、福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福建教育卫生联合攻关项目等十多项课题。作为主要骨干成员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以及军队科技项目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3名),2009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2名)并取得三项国家科技鉴定成果。在Chem. Eur. J., J. Catal., J. Phy. Chem. B, C., Chem. Commun., Micropor. Mesopor. Mater., J. Organometal. Chem., Langmuir, J. Photochem. Photobio. A, J. Mol. Catal., A, Chem. Lett. 等和国内《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催化学报》和《环境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学术造诣较为深厚。

(三)研究方向

1.环境光催化:光催化机理的研究与新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和污水处理等,涵括光催化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催化(空气和水催化净化)、难降解有机物光催化处理技术与工艺、光催化净化技术研究开发。具体包括: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光催化技术在废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在环保建材中的应用;环境健康效应与控制原理的研究;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削减技术与污染控制对策。

2.环境污染分析:运用多光谱、高光谱遥感信息在大面积内监测污染,开展陆地、海洋和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研究以及水污染的监测和评价;运用微观环境检测技术:(1)以生物体内靶细胞或靶分子为反应终点,检测生物个体内细胞和组织中的超量污染物;(2)运用生物化学和毒理学技术,分析环境污染物对生物靶的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引起的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连锁效应;(3)研究光谱、色谱和发光免疫技术,分析环境污染标志物的监测与评价。具体研究包括:空气中有害污染物和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典型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学;有毒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重要化学或生物过程及有关机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与控制技术;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四)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研究生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立志献身现代化建设的高级环境科学技术人才。